38365365体育在线投注游戏平台
  首 页 | 领导班子 | 工作动态 | 领导讲话 | 政策文件 | 理论研究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正文
主动适应新常态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4-12

    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提出,要突破转方式调结构难点,补齐二产“短板”。江南区既是南宁市老工业基地,也是南宁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顺势而为,精准发力,推进工业经济在新常态下健康发展,全力打造江南区工业升级版,为南宁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作出应有贡献。

  一、深刻认识经济新常态下江南区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江南区工业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具备加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

  从外部环境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业态不断催生,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不断加强,近年来工业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正在成为投资新热点。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系列稳增长措施,有利于江南区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形成新主体、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提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3个千亿元产业。江南区作为南宁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有利于获得更多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改善工业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有效性。

  今年2月25日,自治区政府、南宁市政府与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富士康南宁科技园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园投资协议,富士康将在“十三五”时期重点打造具有“云+”“网+”创新创意创客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在富士康南宁科技园的基础上,建设打造融研发、创新创意创业以及制造、物流为一体的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将有利于江南区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区。

  从内部实际看,“十二五”时期,江南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定不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成功走出一条科学发展新路子。工业总量稳步攀升,“十二五”期间,工业投资达236.09亿元,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82.21亿元,相当于2010年的2.27倍。目前,江南区共有工业企业3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20家。主导产业支撑有力,“十二五”期间,江南区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富士康南宁科技园、20万吨铝板带、华电分布式能源等一批装备制造业、新能源龙头项目相继竣工投产、运营。2015年电子信息和铝精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7%,成为推动江南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江南区全力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强工业技改创新,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引导现有传统制糖、建材、饲料、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等产业改造提升、转型发展,“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249.64亿元,搬迁关停5家能耗高、污染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上工业调结构、扩总量、增效益的有效举措为江南区开创工业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下江南区工业发展面对的新挑战

工业新常态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既是工业向新常态演变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江南区工业发展既面对旧问题的缠绕,又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一是传统比较优势弱化,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仍是江南区工业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核心技术缺失、技术储备缺乏带来的产业技术空心化现象在部分工业企业中显著存在,并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技术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但企业创新成果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更少,大量中小企业由于不具备自主创新的技术力量,核心技术缺乏,成为纯粹的加工制造型企业。这些企业,一方面只作为加工工厂存在,产品的附加价值较低,另一方面也丧失了把握市场机遇的主动权。

  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增长动力不足。江南区现有工业企业主要为饲料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水电热能供应及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低。信息化程度高、制造能力强、生产规模大、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不多,多数仍处在产业链中低端,工业增加值率低。从区域布局看,工业发展尚未形成“一盘棋”的统筹协调机制,乡镇工业发展缓慢,工业集群集约发展水平偏低。同时,由于征地、区划调整、土地瓶颈、市场环境等影响,近年来停产搬迁及退出规模口的企业较多,入规企业少且规模不大,工业增长后劲乏力。

  三是发展环境亟待优化,支撑条件不足。随着经济增速下行,各种矛盾逐渐显现,市场信心不足,给工业企业投资决策、通融资金、生产经营等造成明显负面影响。城区虽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但与其他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优势仍不够明显,扶持力度尚需加大。在基础设施方面,城区旧改、路网建设相对滞后,跟不上工业发展需求。此外,大部分工业企业仍为劳动密集型,人口红利消失后,用工矛盾较为明显,特别是“90后”工人对薪资、工作环境、厂区周边生活配套要求较高。同时,工业人才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明显不足,缺少一批工业企业的领军人物,难以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在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中做好工业转型升级这篇文章

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已成为江南区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时期,江南区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条主线,强化创新、开放两个动力,突出产业集聚、招商引资、优化环境3个重点,打造新型工业强区。力争到2020年,城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75亿元。

  (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驱动新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立足当前,江南区将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核心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技术和人才为支撑,培育壮大电子信息、铝深加工、临空高新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驱动新引擎。

  一是大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紧紧抓住富士康南宁科技园建设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机遇,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型电子元器件、通讯、数字家电和智能仪表、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打造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提供支撑。以富士康为龙头,重点建设电子产品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依托富士康建设中国—东盟硅谷科技园、东盟大数据中心、东盟软件园;依托弘信移动互联产业园,孵化一批科技创新企业,研发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推动软件开发、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依托广西—东盟国际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实现医疗健康和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大力发展光伏、平板显示、LED、北斗导航等产业,形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开发与通信信息互为支撑、互促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高附加值延伸,力争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产值达600亿元。

  二是全力提升新型铝加工产业水平。全面发展以铝材为基础的临空产业,形成以高端原材料、深加工、高端铝材为主导并延伸到临空产业的铝产业链。以南南铝加工为核心,推进铝加工产业向交通运输业延伸,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航天航空、汽车轻量化、船舶专用铝材及集装箱制造产业;推进铝加工产业向建筑、五金和电子电气、包装行业延伸,大力发展节能铝合金门窗加工、铝箔精深加工、食品包装及容器加工制造产业;积极推进铝材料研发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铝深加工创新研发能力,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铝深加工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铝加工产业产值达100亿元。

  三是培育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以江南工业园区为主要平台和载体,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以华电新能源为核心,布局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大力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实施新能源社区、新能源公交、绿色电力等重点工程,建成一批新能源示范项目和示范区域。以维威制药为龙头,以广西—东盟国际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为载体,积极推动药品研发、生产、检验、销售及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打造医药品牌企业。

  (二)注重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新常态对工业转型升级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把多年来过分依赖的以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机制,转变为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增长机制。因此,要积极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见,按照南宁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城区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以质量品牌建设为重点,推进工业创新发展工程,提升企业竞争力。重点是依托江南区主导优势产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平台,提升产业技术基础;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提高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强化质量兴区、品牌兴区,支持辖区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广西名牌、广西著名商标,扩大辖区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培育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每年建立1至2个创业基地,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工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企业竞争力。传统产业对保增长、惠民生具有重大意义。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培育发展新型生态工业。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把淘汰落后产能与调整产品、产业结构有机结合,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工作措施、政策保障、监督检查“三个到位”,引导企业进行生产改造。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工艺,推动建材、塑料彩印、农副产品加工、林木加工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循环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利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推进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工业发展。鼓励发展新型建设装饰装修产品,提升产业层次和产业链水平,同时推进创意设计服务、日用百货、特色旅游商品制造及食品工业等轻工产业融合发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

  (四)完善工业发展平台,打造千亿元产业园区。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江南区将积极落实南宁市园区经济倍增跨越计划,加快推进江南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铝精深加工产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产业,大力延伸产业链,引导人口、产业、技术、资本和市场等要素聚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千亿元产业园区。强化园区的规划和管理,注重土地集约利用,高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交场站、客运站及医疗、教育、文化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抓好污染防控、节能减排、环境美化,改善提升园区形象,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把江南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加强与五象新区、空港经济区联动融合,壮大园区发展实力。到2020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5年翻一番以上,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市同类园区前列,进入自治区先进工业园区行列。

  (五)优化发展环境,构建服务企业新机制。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活,则经济活;企业旺,则经济旺。要坚持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入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要求,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工业转型升级活力。坚持依法办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开展工作、推动发展,加强行政审批和行政权力监督管理,使企业能够更加放手、放活,加快发展。加大服务项目和企业力度,按照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进度的“四定”工作要求,帮助和支持企业消除生产经营中的制约因素和发展难题,推动在建项目尽快建成、建成项目抓紧投产、投产项目早日达产;加强对企业产业孵化、融资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人才培训、品牌推广等的扶持,实行骨干企业认定奖励制度,激发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落实“互联网+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推进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力争到2020年,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5家以上,产值过亿元企业20家以上,税收过千万元企业7家以上。

(六)扩大对外开放,开辟工业持续发展新空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要继续坚持扩大开放,借助强大的“外力”,促进工业结构升级。要贯彻落实好国家对外开放新的战略部署,密切跟踪、主动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工业开放发展需求,借助“一带一路”机遇,依托中国—东盟硅谷科技园,加强与东盟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融入西江—珠江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发展,争取更多项目落户江南。积极参与南崇经济带建设,深化与崇左市扶绥县、防城港市上思县协作交流,不断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强与南宁经开区合作协作,探索建立互利互惠长效合作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带动力、有科技含量、无污染的工业大企业大项目,提升产业素质,拓展发展空间。(中共江南区委中心组)

 


[关闭窗口]
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政府主办 南宁市江南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承办
Copyright 2008-2017 江南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